在那個夏日的午后,我獨自坐在窗前,耳畔似乎還回蕩著那熟悉而動人的聲音。那聲音,來自一位已經(jīng)離開我們的老師,他的話語如春風(fēng)化雨,滋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。
記得那次語文課上,老師正在講解《離騷》中的名句: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?!彼驹谥v臺前,目光深邃,聲音抑揚頓挫。他告訴我們,這句話不僅是屈原對理想的執(zhí)著追求,更是對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。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屈原在江畔徘徊,心潮澎湃,渴望找到那片屬于自己的天地。
老師的聲音總是那么有力量,他總能用最樸實的語言,讓我們感受到古人的智慧。他常引用《論語》中的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教導(dǎo)我們做人的道理。他告訴我們,這是一種寬容,也是一種智慧。他用自己的言行,詮釋著這句古訓(xùn)的真諦。
隨著時間的流逝,那位老師已經(jīng)離開了我們,但他的聲音卻始終回蕩在我的耳邊。每當(dāng)我遇到困難,每當(dāng)我迷茫時,我都會想起他的教誨,那聲音仿佛在告訴我:“勇敢地去追求,堅定地去探索,你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?!?/p>
這聲音,如同一盞明燈,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。我相信,在未來的日子里,無論我走到哪里,那位老師的聲音都會陪伴著我,指引著我,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