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,自古以來就有“勤能補拙”的說法。作為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,我深知這句話的含義。在課余時間,我學會了做家務(wù),這不僅讓我體會到了父母的辛勞,也讓我明白了勞動的意義。
記得那是一個周末,媽媽正在廚房忙碌,我看到她疲憊的身影,心生憐憫。于是,我決定幫她分擔一些家務(wù)。首先,我拿起掃帚,認真地打掃起客廳的地面。雖然我掃得不夠干凈,但媽媽卻欣慰地笑了。她說:“兒子,你長大了,知道心疼媽媽了?!?/p>
接下來,我又嘗試著洗衣服。起初,我笨手笨腳的,把衣服洗得臟兮兮的。但媽媽并沒有責怪我,反而耐心地教我如何正確地洗衣服。在她的指導(dǎo)下,我漸漸掌握了洗衣服的技巧??粗患磧舻囊路腋械綗o比的自豪。
在學習做家務(wù)的過程中,我不僅體會到了父母的辛苦,還明白了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”的道理。正如古人所說:“不勞動者不得食。”勞動是一種美德,它讓我們懂得珍惜,懂得感恩。
如今,我已經(jīng)能熟練地完成許多家務(wù)活。每當我看到整潔的房間、干凈的衣物,心中便充滿了喜悅。我相信,在今后的日子里,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,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好學生。
總之,做家務(wù)讓我受益匪淺。它讓我懂得了父母的辛勞,讓我明白了勞動的意義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我會繼續(xù)努力,做一個熱愛勞動、尊敬父母的好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