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伊索寓言》中有一則故事,講述了一只狐貍因為貪婪而失去了生命。這個故事讓我深受觸動,它教會了我一個深刻的道理:害別人就是害自己。

故事中,狐貍在河邊捉魚時,看到一只鴿子在河邊喝水。狐貍心生一計,它對鴿子說:“親愛的鴿子,你的羽毛真漂亮,如果讓我嘗一嘗你的味道,一定會更加鮮美?!兵澴有乓詾檎?,忍不住對狐貍說:“好吧,我給你一些食物,但你要答應(yīng)我,不要傷害我?!焙傂廊煌?,鴿子便飛到樹上取了一些食物給狐貍。

小學(xué)五年級讀后感:害別人就是害自己——讀《伊索寓言》有感 (450字)

然而,當(dāng)狐貍吃飽喝足后,它卻背信棄義,將鴿子抓起來準備享用。鴿子絕望地喊道:“你為什么要害我?”狐貍得意地回答:“害別人就是害自己,我吃了你,也會因此喪命?!?/p>

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名言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這句話告訴我們,我們不應(yīng)該做自己不愿意別人對我們做的事情。狐貍正是因為貪婪,才導(dǎo)致了它的悲劇。它不僅害了鴿子,也害了自己。

在我們的生活中,也有許多類似的情況。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,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,最終只會導(dǎo)致自己的失敗。正如古人所說:“天網(wǎng)恢恢,疏而不漏?!鄙茞航K有報,害人者終將自食惡果。

因此,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,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婪和私欲而傷害他人。讓我們從《伊索寓言》中汲取智慧,做一個善良、正直的人,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