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陽光明媚,我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學校。課堂上,老師講解著課文,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。然而,我的內(nèi)心卻始終被一件事牽絆著,那就是那個困擾我已久的問題。
那天,我在公園里撿到一只受傷的小鳥,它翅膀上的羽毛已經(jīng)脫落,顯得異常虛弱。我心生憐憫,便把它帶回了家。然而,我并沒有告訴爸爸媽媽,而是把它藏在了我的房間里。從此,我每天放學后都會去照顧它,給它喂食、喂水,還用棉花輕輕地擦拭它的傷口。
然而,時間一天天過去,小鳥的傷勢并沒有好轉(zhuǎn),反而越來越嚴重。我開始焦慮,擔心它無法康復。就在這時,我想起了媽媽常說的那句話:“每一種生物都有生存的權(quán)利,我們不能隨意傷害它們。”我意識到,我雖然出于好意,但我的行為卻讓小鳥陷入了困境。
于是,我決定勇敢地面對這個問題。我向爸爸媽媽坦白了一切,他們并沒有責怪我,而是告訴我,我們應該尊重生命,讓小鳥回到它的家園。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,我小心翼翼地把小鳥放回了大自然。
那一刻,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釋然。我明白了,有時候,即使我們的出發(fā)點是好的,但也要考慮到后果。正如古人所說: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?!蔽覀円獙W會承擔責任,尊重生命,做一個有擔當?shù)娜恕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