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媽媽教我做了一道菜——番茄炒蛋。這道菜簡單又美味,讓我對(duì)做飯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。
媽媽告訴我,番茄炒蛋是一道歷史悠久的中式家常菜,它起源于明朝,由一位名叫李時(shí)珍的藥學(xué)家所創(chuàng)。李時(shí)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,番茄具有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媽媽說,這道菜不僅美味,還能幫助我們健康成長。
媽媽先將雞蛋打入碗中,加入適量的鹽和清水,攪拌均勻。接著,將番茄切成小塊,備用。鍋中倒入適量的油,待油熱后,將攪拌好的雞蛋液倒入鍋中,翻炒至雞蛋凝固成塊狀,盛出備用。
然后,鍋中再倒入少許油,放入切好的番茄塊,炒至番茄出汁。這時(shí),再將炒好的雞蛋倒回鍋中,加入適量的鹽、糖和蔥花,翻炒均勻,使番茄和雞蛋的味道充分融合。
我看著媽媽熟練的手法,心中充滿了敬佩。我想,做飯就像寫作文,都需要耐心和細(xì)心。媽媽說,做菜要講究火候,就像寫作文要講究文采?;鸷虿坏剑司筒缓贸?;文采不足,作文就不好。
最后,媽媽將炒好的番茄炒蛋裝盤,香氣撲鼻。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,味道鮮美,酸甜可口。我感慨萬分,這道菜不僅教會(huì)了我做飯的技巧,還讓我體會(huì)到了生活中的小確幸。
從此,我開始對(duì)做飯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。我相信,只要用心去學(xué),用心去做,我也能像媽媽一樣,做出美味的佳肴。而這一切,都源于這道簡單的番茄炒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