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古代,孔子曾言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這句話教導我們,要以同理心對待他人,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。在我小學六年級的那一年,我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的真諦。
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,我和幾個好友相約去公園游玩。正當我們玩得開心時,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年邁的老人坐在公園的長椅上,他滿臉愁容,手里緊緊攥著一張破舊的報紙。我們走過去詢問,原來老人家的孫子生病了,家中經(jīng)濟困難,他正在尋找一份臨時工作以籌措醫(yī)藥費。
聽聞此事后,我們幾個小伙伴商量了一下,決定幫助老人。我們分工合作,有的負責尋找適合老人的工作,有的負責向親朋好友求助,還有的負責在網(wǎng)上發(fā)起募捐。經(jīng)過一番努力,我們終于找到了一份適合老人的保安工作,并成功籌集了一部分捐款。
在幫助老人的過程中,我們不僅學會了關(guān)愛他人,更明白了團結(jié)的力量。那段時間,我們每天放學后都會去看望老人,陪他聊天,給他講一些有趣的故事。老人的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,他的孫子也得到了及時的治療。
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孟子的一句話:“仁者愛人。”在我們的生活中,總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。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,我們應該學會關(guān)愛他人,傳遞正能量。正如古人所說:“積德累善,福澤后世?!蔽蚁嘈?,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,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