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個寒冷的冬夜,我獨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。寒風(fēng)凜冽,仿佛能穿透我的衣服,直抵心扉。路燈下的街道顯得格外寂靜,只有偶爾駛過的車輛打破這份寧靜。
突然,我注意到一盞燈光。那是一盞小小的、昏黃的燈光,來自一個破舊的小屋。在夜色的映襯下,那燈光顯得格外溫暖。我不禁好奇,是誰在這么寒冷的夜晚,還堅守在這里?
走近小屋,我發(fā)現(xiàn)是一位老人在整理舊物。他年邁的身軀,布滿皺紋的臉龐,讓我想起了我國古代詩人白居易的《賦得古原草送別》中的詩句:“離離原上草,一歲一枯榮。野火燒不盡,春風(fēng)吹又生。”老人的堅韌和執(zhí)著,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。
我忍不住走進小屋,與老人攀談起來。他告訴我,這盞燈光是他兒子的遺物。兒子生前是一位熱愛公益事業(yè)的人,常常在夜晚為流浪漢提供溫暖的燈光。如今,兒子已離他而去,但他決定繼續(xù)兒子未竟的事業(yè),讓這盞燈光照亮更多需要幫助的人。
聽著老人的故事,我不禁想起了我國古代哲學(xué)家孔子的名言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這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句名言的真諦。他用自己的愛心和執(zhí)著,溫暖了無數(shù)人的心。
寒夜的燈光,不僅照亮了黑暗的夜晚,更照亮了人們的心靈。它讓我明白了,在這個世界上,只要心中有愛,就能戰(zhàn)勝一切困難。而這盞燈光,也將永遠照亮我前行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