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,陽光明媚,我?guī)е环菁拥男那?,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辯論賽。我們小組的辯題是“手機對小學生是否有利”,我作為正方一辯,信心滿滿。
在辯論過程中,我充分發(fā)揮了自己的優(yōu)勢,引經(jīng)據(jù)典,用事實說話。然而,就在關鍵時刻,一個誤會發(fā)生了。
對方辯友突然問我:“你小時候有沒有玩過手機?”我愣住了,心想:“這個問題跟我論證手機對小學生是否有利有什么關系?”于是,我猶豫了一下,回答說:“我小時候沒有玩過手機?!?/p>
對方辯友抓住這個機會,得意地說:“你看,你小時候沒有玩過手機,卻依然長大成人,這說明手機對小學生并沒有什么影響。”我心中一驚,意識到自己中了對方的陷阱。
這時,我的隊友急了,大聲說:“我們并沒有否認手機對小學生有影響,只是認為利大于弊。”然而,對方辯友卻不依不饒,繼續(xù)攻擊我們。
比賽結束后,我反思這次辯論,深感自己的失誤。如果我當時能堅定地回答對方辯友的問題,而不是猶豫不決,或許結果會不同。
這次誤會讓我明白,辯論不僅是語言的較量,更是思維的碰撞。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,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,避免類似的誤會再次發(fā)生。正如古人所說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?!敝挥袩釔坜q論,才能在辯論中不斷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