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星期五,陽光明媚,我坐在教室里,心里卻有些不是滋味。班上的小明,那個總是傻傻地笑著的男孩,今天又因為一次小小的誤會,鬧出了笑話。
午休時,我無意間聽到小明和同桌小紅的對話。小紅似乎在批評小明,小明卻傻乎乎地笑個不停,仿佛根本不在乎。我走過去,看到小明手里拿著一本破舊的《論語》,上面沾滿了灰塵,但他的眼神卻充滿了敬仰。
“小明,你為什么總是這么傻乎乎的?”我好奇地問。
小明抬起頭,眼睛里閃爍著光芒:“因為我覺得,傻人有傻福。就像孔子說的‘智者樂水,仁者樂山’,我雖然傻,但我也希望能像孔子一樣,做一個有智慧、有仁愛之心的人?!?/p>
我愣住了,沒想到小明竟然能從《論語》中領悟到如此深刻的道理。我想起他平時總是樂于助人,即使被誤解也不計較,我突然覺得,小明的傻,其實是一種大智慧。
從那以后,我開始更加關注小明。我發(fā)現(xiàn),他雖然有時候顯得有些笨拙,但他對待生活的態(tài)度,對待朋友的方式,都讓我深受感動。他的傻,并不是真正的傻,而是一種對生活的純真態(tài)度,一種對朋友的真摯情感。
在這個快節(jié)奏的社會里,我們常常被壓力和功利所困擾,而小明的傻,卻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。他的傻,讓我明白了,有時候,簡單也是一種力量,真誠也是一種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