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星期三,語文課又如期而至。一走進教室,那熟悉的古詩詞聲便撲面而來,仿佛是古代詩人穿越時空,與我們在課堂上相遇。

課上,老師帶領我們品讀了《登高》這首詩。杜甫在這首詩中,用“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”描繪了一幅壯闊的自然景象,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。老師告訴我們,這首詩不僅僅是描繪景色,更蘊含著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人生的感慨。她引用了朱熹的名言:“讀書有三到,謂心到、眼到、口到?!惫膭钗覀冏x書要用心去體會,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的深意。

接著,我們學習了《出塞》這首詩。王昌齡用“秦時明月漢時關,萬里長征人未還”描繪了古代邊塞的荒涼與戰(zhàn)士們的英勇。老師說,這首詩反映了古代戰(zhàn)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,同時也歌頌了邊塞將士的忠誠與勇敢。她引用了毛澤東的《七律·長征》:“紅軍不怕遠征難,萬水千山只等閑。”激勵我們要學習紅軍戰(zhàn)士的堅韌不拔精神。

課堂上,我們不僅學習了詩歌,還進行了小組討論。同學們各抒己見,有的同學認為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令人感動,有的同學則認為詩中的自然景象描繪得十分生動。在討論中,我們不僅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,也鍛煉了我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。

這節(jié)課讓我受益匪淺,不僅學到了知識,更體會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情感。我相信,只要我們用心去學習,就能在古人的智慧中找到前行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