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次,我懂得了理解
時光荏苒,歲月如梭?;厥走^去,我仿佛看到了那個讓我懂得理解的人——我的同桌小明。
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,我們正在上語文課。老師正在講解一篇關于友情的課文,正當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時,突然,一個刺耳的聲音打破了課堂的寧靜。原來是坐在后排的小明,他竟然在課堂上大聲喧嘩。
老師皺起了眉頭,嚴厲地批評了小明。小明低下了頭,臉上滿是愧疚。這時,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憤怒,心想:這么重要的課堂,他怎么可以這樣隨便打擾別人呢?
下課后,我找到了小明,他低著頭,不敢看我。我忍不住責問他:“小明,你怎么可以這樣在課堂上大聲喧嘩呢?你知不知道這樣會影響到別人學習?”小明抬起頭,眼神中充滿了無奈:“對不起,我錯了。我知道我這樣做不對,但我實在忍不住,因為我最近家里發(fā)生了一些事情,心情很不好?!?/p>
聽到這里,我愣住了。我從來沒有想過,小明竟然會因為我而感到愧疚。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我意識到,我之前對他的誤解是多么的深重。
從那以后,我開始關注小明的日常生活,了解他的家庭情況。我發(fā)現(xiàn),小明其實是一個善良、孝順的孩子。他之所以在課堂上大聲喧嘩,是因為他在家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。
我漸漸懂得了理解。理解他人的痛苦,理解他人的無奈,理解他人的需求。我明白了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都有自己的困擾。只有理解他人,我們才能更好地相處,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。
正如古人所說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?!蔽覀円獙W會換位思考,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真正懂得理解,才能在這個世界上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