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幼小的心靈里,距離,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。它如同那片浩瀚的星空,看似近在咫尺,實則遙不可及。

我記得,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,我和祖母坐在庭院里,她講述著關(guān)于她童年時的故事。她告訴我,小時候她家住在山腳下,每天上學要走很遠的路。我聽著,心中不禁涌起一絲敬佩。我想,那一定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吧,跨越了山川,穿過了田野。

小學五年級散文: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(400字)

古詩詞中有云:“海內(nèi)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?!边@便是對距離的一種詮釋。距離,并非是物理上的遠,而是心靈上的隔閡。就像古人所言:“千里之堤,潰于蟻穴?!毙⌒〉木嚯x,如果不加以重視,便會演變成無法逾越的鴻溝。

再比如,詩人杜甫在《登高》中寫道: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?!边@里的“絕頂”與“眾山”之間,便是距離。然而,正是這種距離,成就了杜甫那“會當凌絕頂”的豪情壯志。

在我們?nèi)粘I钪?,距離也無處不在。它可以是同學間的誤會,可以是親人間的隔閡,也可以是自我與夢想的差距。但正是這些距離,讓我們不斷成長,不斷努力,去跨越它們。

我想,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,并不是物理上的距離,而是心靈上的距離。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,用心去理解,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距離,終將變得觸手可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