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于童年“吹?!比な碌墓适?。
那是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,我們班舉行了一場“吹牛大賽”。比賽規(guī)則很簡單,每個人都要輪流上臺,講一個自己吹噓的事情。記得當時,我吹噓自己曾經(jīng)抓過一只大兔子。
“我小時候,在家附近的草叢里,無意間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只大兔子。我悄悄地跟在它后面,終于在一個角落里將它捉住了。哈哈,你們知道嗎?那只兔子比我還高呢!”我得意洋洋地說。
臺下的小朋友們瞪大了眼睛,紛紛為我鼓掌。這時,我的好朋友小明站了起來,他臉色嚴肅地說:“其實,我小時候也抓過一只大兔子,比你還大!”
“是嗎?那你快說說看,你的兔子有多高?”我迫不及待地問。
小明清了清嗓子,開始講述他的故事:“那是我六歲那年,我在爺爺家的后院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只大兔子。我躲在草叢里,慢慢地靠近它,終于將它捉住了。那只兔子比我還高,而且尾巴長長的,像一根大胡蘿卜。”
說完,小明還特意比劃了一下。臺下的同學們都驚呆了,紛紛夸贊他講的故事精彩。
聽完小明的故事,我有些沮喪,心想:“原來我吹牛的水平還不如他?!睆拇?,我再也不吹牛了,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實力。
這件事讓我明白了,吹牛雖然能讓人一時開心,但終究不能長久。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,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。這句話也成為了我人生中的座右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