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,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公園放風箏。公園里人山人海,五彩斑斕的風箏在空中飛舞,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。

我拿起風箏,用力地跑起來,風箏逐漸在空中展開,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。這時,我想起了古人蘇軾的詩句:“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放風箏的樂趣不正如同詩中描述的那樣嗎?

小學五年級日記:放風箏二 (450字)

放風箏不僅是一項娛樂活動,更是一種文化傳承。我國有著悠久的放風箏歷史,據(jù)《事物紀原》記載,風箏起源于春秋時期,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。古人放風箏,既是為了娛樂,也是為了祈求平安、驅(qū)邪避兇。

放風箏時,我發(fā)現(xiàn)風箏的線就像一條紐帶,將我和爸爸媽媽緊緊相連。這讓我想起了孔子的話:“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”放風箏的過程中,我們互相鼓勵、互相幫助,共同享受著這份快樂。

放風箏還讓我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。在放風箏的過程中,我們需要互相配合,才能讓風箏在空中飛得更高、更穩(wěn)。這讓我想到了一句古語:“人心齊,泰山移?!敝灰覀儓F結(jié)一心,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。

今天,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放風箏日。這次經(jīng)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,也讓我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。我相信,在未來的日子里,我會將這份快樂和感悟傳遞給更多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