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備,一代英豪,心懷天下,志在興復(fù)漢室。他知才子諸葛亮隱居隆中,遂三顧茅廬,以誠求賢。
初訪茅廬,劉備心懷敬意,恭候于草廬之外。茅廬雖簡陋,卻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氣質(zhì)。諸葛亮閉門不出,劉備恭敬地立于門外,等待多時,終于,茅廬門開,諸葛亮出迎。
劉備再次拜訪,帶上了張飛、關(guān)羽兩位兄弟。三人一同來到茅廬,諸葛亮雖已得知劉備的來意,卻仍推辭不允。劉備堅稱:“吾等志在興復(fù)漢室,愿為天下蒼生謀福祉。若非賢才,吾等豈敢妄言?”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,終于答應(yīng)出山。
第三次拜訪,劉備獨自前來。此次茅廬之行,諸葛亮已不再推辭,而是熱情款待。三人暢談天下大事,劉備對諸葛亮的才華和抱負贊嘆不已。諸葛亮也深知劉備的誠意和決心,答應(yīng)隨劉備共創(chuàng)大業(yè)。
三顧茅廬,劉備以誠待人,終得賢才。此故事傳頌千古,成為后人尊崇的典范。諸葛亮在劉備麾下,輔佐劉備,成就一番偉業(yè)。這則故事告訴我們,真誠和堅持是成功的基石,只有心懷天下,才能成就一番大業(y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