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有諸葛亮,智謀過人,曾借箭以抗敵。時值嚴寒,箭矢短缺,諸葛亮心生一計,以草船誘敵,借箭成功。

小學五年級文言文改寫:縮寫《草船借箭》(11) (300字)

乃一日,諸葛亮命部下于江邊扎制草船數(shù)百只,每船十人,皆披蓑戴笠,手持長矛。諸葛亮自乘一小舟,立于江中,以鼓聲為號,令草船緩緩向敵營駛?cè)ァ?/p>

敵將見狀,誤以為我軍來襲,遂命弓箭手萬箭齊發(fā)。箭矢如雨,草船卻如破布袋,箭矢入水,不見損傷。諸葛亮見計策得逞,命草船隨波逐流,遠離敵營。

敵軍箭矢用盡,諸葛亮遂命草船返航。士兵們載箭而歸,共得十萬支箭。敵軍見狀,方知中計,但為時已晚。

此事傳至后世,成為千古佳話。諸葛亮以智取勝,乃“草船借箭”之典故。古人云:“智者樂水,仁者樂山?!敝T葛亮之智,實乃樂水之智,其謀略深不可測,令人敬佩。

今日之學子,應學習諸葛亮之智,以智慧應對困境,以仁義待人接物。如此,方能成就一番事業(yè),成為國家之棟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