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備,一代英豪,心懷天下,立志復興漢室。然而,當其初出茅廬之時,卻四處碰壁,難以找到志同道合的賢才。于是,他心生一計,決定三顧茅廬,尋求諸葛亮的輔佐。

小學五年級文言文改寫:三顧茅廬(2) (450字)

第一顧茅廬,劉備帶著隨從,來到諸葛亮家中。然而,諸葛亮卻不在家。劉備在門外等候,一等就是半天。隨從們紛紛勸劉備回去,但劉備堅定地說:“我劉備雖不才,但求賢若渴,怎能輕易放棄?”于是,他們再次離去。

第二顧茅廬,劉備帶著隨從,再次來到諸葛亮家中。這一次,諸葛亮正在家中休息。劉備誠懇地向諸葛亮請教治國之道,然而,諸葛亮卻婉言拒絕,說自己只是一個平民百姓,并無治國之才。劉備并未氣餒,他堅信,只要自己堅持不懈,一定能打動諸葛亮。

第三顧茅廬,劉備帶著隨從,再次來到諸葛亮家中。這一次,諸葛亮正在家中讀書。劉備帶著隨從,站在門外等候。諸葛亮讀完書,打開門,看到劉備站在門外,頓時感到驚訝。劉備再次誠懇地向諸葛亮請教治國之道,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,終于答應出山輔佐劉備。

從此,劉備與諸葛亮攜手共進,共創(chuàng)蜀漢基業(yè)。他們以仁義為重,關(guān)心百姓,治理國家有方,使得蜀漢國力日益強盛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只要我們心懷天下,真誠待人,就一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,共創(chuàng)美好未來。正如古人所說:“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?!眲淙櫭],終成一代英豪,這正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