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長江的浩渺波濤中,李白與孟浩然依依不舍地告別。他們站在黃鶴樓上,俯瞰著江水滾滾,遠處的廣陵城在視線中漸行漸遠。此時,李白心中涌起一股無盡的離愁別緒。

小學四年級續(xù)寫改寫: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續(xù)寫 (450字)

“浩然兄,此去廣陵,不知何時才能重逢?”李白望著孟浩然,聲音中帶著一絲憂傷。

孟浩然回望黃鶴樓,只見樓前一片蔥蘢的翠綠,仿佛是大地在為他送行。他輕輕拍了拍李白的肩膀,微笑道:“兄弟,人生何處不相逢?我們定會在某個地方,再次把酒言歡?!?/p>

話音剛落,李白便吟出了那首膾炙人口的《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》:“故人西辭黃鶴樓,煙花三月下?lián)P州。孤帆遠影碧空盡,唯見長江天際流?!彼钋榈赝虾迫?,仿佛要將這首詩中的離愁別緒全部傾注于其中。

時光荏苒,轉(zhuǎn)眼間,李白與孟浩然已分別多年。在廣陵城,孟浩然邂逅了一位才子,名叫杜甫。杜甫曾聽聞李白與孟浩然的友誼,便心生敬意,主動拜訪。三人相談甚歡,詩酒言歡,仿佛回到了當年黃鶴樓上的時光。

杜甫曾寫道:“故人入我夢,明我長相憶。君今在何處?煙波江上使人愁?!边@句詩道出了他們?nèi)酥g深厚的友誼,以及離別時的無盡思念。

歲月如梭,李白、孟浩然、杜甫三人的友誼,猶如那長江之水,滾滾向前,永不干涸。他們用詩歌傳遞著彼此的情感,詮釋著人生的真諦。而這,正是那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深遠意義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