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片寧靜的河岸邊,鵝卵石與泥巴是親密無間的朋友。鵝卵石光滑圓潤,泥巴則黏稠厚重。它們共同生活在河岸,卻因各自的特性而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。
鵝卵石自恃光滑圓潤,總是嘲笑泥巴的笨拙。它看不起泥巴的黏稠,認為那是束縛自己的枷鎖。然而,鵝卵石從未意識到,正是這黏稠的泥巴,滋養(yǎng)了它茁壯成長。而泥巴,卻深知自己的價值,它明白自己的存在,是為了給鵝卵石提供堅實的支撐。
一日,河岸發(fā)生了一場洪水。鵝卵石因為光滑圓潤,輕易地從河岸滑落,被沖到了遠方。而泥巴,雖然笨拙,卻緊緊地粘附在河岸,為河岸提供了堅實的保護。洪水過后,河岸得以保全,而鵝卵石卻迷失在遠方。
鵝卵石在遠方流浪,終于明白了自己的錯誤。它意識到,自己的光滑圓潤并非優(yōu)勢,而是束縛自己的枷鎖。它渴望回到泥巴的身邊,卻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已失去了往日的堅韌。而泥巴,卻依然在河岸堅守,等待著鵝卵石的歸來。
終于,鵝卵石回到了泥巴的身邊。它們重新成為了朋友。鵝卵石明白了,泥巴的黏稠并非束縛,而是滋養(yǎng)。它學會了珍惜自己的朋友,也明白了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,只要我們真誠地去發(fā)現(xiàn),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(yōu)點和缺點,我們應該學會珍惜自己,也要學會珍惜他人。正如《道德經(jīng)》所說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?!敝挥行膽焉埔?,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,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,成為真正的智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