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個遙遠的國度里,有一位被譽為“神醫(yī)”的老者。他名叫孫思邈,據(jù)說他醫(yī)術高超,能起死回生。有一天,國王病了,群醫(yī)束手無策,國王憂心忡忡。

孫思邈得知此事后,決定親自為王治病。他來到國王的寢宮,仔細觀察了國王的病情,然后對國王說:“陛下,您的病并非不治之癥,只要您遵醫(yī)囑,服用我開的藥方,定能康復?!?/p>

小學四年級童話寓言作文:神醫(yī) (450字)

國王半信半疑,但還是按照孫思邈的吩咐服用了藥。幾天后,國王的病情果然有了好轉。國王感激不已,重賞了孫思邈。

孫思邈并未因此而驕傲自滿,他深知:“醫(yī)者父母心?!彼38嬲]自己:“為醫(yī)之道,莫先于仁心。”他堅持免費為百姓治病,不論貧富貴賤,都一視同仁。

有一天,一位貧苦的農(nóng)民找到了孫思邈,他患了重病,家徒四壁,無力支付醫(yī)藥費。孫思邈二話不說,為他診治,并贈送了一些藥品。農(nóng)民感激涕零,稱孫思邈為“活菩薩”。

孫思邈的名聲傳遍了四方,人們紛紛前來求醫(yī)。然而,他從不居功自傲,總是謙虛地說:“我只是盡了一個醫(yī)者的本分?!彼米约旱尼t(yī)術和仁心,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。

正如《論語》所說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?!睂O思邈始終堅守這一原則,他的醫(yī)術和品德,成為了后人學習的典范。他用自己的行動,詮釋了“仁心仁術”的真諦,為我們樹立了一座永恒的豐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