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前,有一只猴子,它喜歡在樹林里四處炫耀自己的本領(lǐng)。有一天,猴子遇見了一只老鷹,便迫不及待地吹噓起來:“嘿,老鷹,你看看我這身毛,多亮麗,多威風(fēng)!我可是樹林里最厲害的動物,誰都不怕!”
老鷹聽了,微笑著說:“猴子,你的毛確實很漂亮,但你可知道,美麗的外表并不代表一切。我雖然不像你那樣毛色鮮艷,但我能在空中自由翱翔,那是你無法比擬的。”
猴子聽了,有些不悅,但它還是不甘心地繼續(xù)吹牛:“哼,老鷹,你只是會飛而已,那又算什么本領(lǐng)?我可是會爬樹、摘果、逗樂大家的高手!”
老鷹笑著點了點頭,說:“猴子,你的確有很多本領(lǐng),但你過分吹噓只會讓人覺得你淺薄。你知道嗎?《論語》中有句話叫‘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煛?,意思是在你面前,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。你若能虛心學(xué)習(xí),才能不斷進步?!?/p>
猴子聽后,感到慚愧,它意識到自己過于自負,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。從此,猴子開始努力學(xué)習(xí),不再吹牛,終于成為了一只受人尊敬的猴子。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謙虛使人進步,驕傲使人落后。只有不斷學(xué)習(xí),才能成為一個全面發(fā)展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