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京》觀后感

觀看電影《南京》后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。這部電影以真實的記錄手法,展現(xiàn)了1937年南京大屠殺的慘烈場景,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那段歷史的殘酷與悲壯。

小學四年級電影觀后感:《南京》觀后感 (450字)

電影中,那些無辜的百姓在日軍的鐵蹄下遭受著非人的折磨,他們的哭喊聲、哀嚎聲,仿佛就在耳邊。我不禁想起古人所言:“哀莫大于心死。”在這場浩劫中,無數(shù)生命消逝,家破人亡,這是何等的悲劇!正如杜甫在《春望》中所寫:“國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”雖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但那些慘痛的記憶卻永遠刻在我們的心中。

觀看這部電影,讓我明白了和平的可貴。正如孟子所說: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只有國家強大,人民團結(jié),才能抵御外敵,守護家園。電影中的南京人民,雖然身處逆境,但他們依然堅定信念,與侵略者抗爭到底。這種精神,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。

電影中,有一位名叫魏特琳的美國傳教士,她冒著生命危險,拯救了成千上萬的中國難民。她的善舉讓我深受感動,也讓我明白了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”的道理。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,我們應該學會關(guān)愛他人,傳遞正能量。

總之,《南京》這部電影讓我深刻認識到歷史的殘酷,也讓我明白了和平的珍貴。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,我將銘記歷史,珍惜當下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