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年牢》這本書,猶如一座歷史的豐碑,屹立在我心間。書中講述了一個關(guān)于誠信的故事,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誠信的力量。

故事中的主人公小明,因為一次無意中偷竊了鄰居家的雞,內(nèi)心充滿了愧疚。為了彌補過錯,他決定用自己的雙手建造一座萬年牢。這座牢,不是用來關(guān)押別人的,而是用來關(guān)押自己的過錯和愧疚。他用最簡單的石頭和樹枝,一磚一瓦地建造,直到有一天,牢終于完工。他走進牢中,反思自己的錯誤,并發(fā)誓從此改過自新。

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《論語》中的一句話: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誠信,是做人的根本。小明用他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。他不僅在物質(zhì)上彌補了錯誤,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救贖。

四年級讀后感作文:《萬年牢》讀后感(2) (450字)

在我國古代,有許多關(guān)于誠信的典故。比如“曾子殺豬”的故事,曾子為了信守對孩子的承諾,不惜殺豬以示誠信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誠信無小事,無論是對待親人還是朋友,都要言行一致,信守承諾。

《萬年牢》這本書,讓我明白了誠信的重要性。它不僅僅是一種道德品質(zhì),更是一種精神力量。有了誠信,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,一步一個腳印,走得更遠。

正如古人所說: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?!弊屛覀儚默F(xiàn)在做起,從身邊的小事做起,用誠信的力量,筑起一座心靈的萬年牢,讓它在我們的生命中熠熠生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