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鄉(xiāng)的艾葉饃,承載著童年的記憶,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。那濃郁的麥香、艾葉的清新,以及家人共同制作的溫馨,讓我陶醉其中。
艾葉饃的制作過程,仿佛是一部生動的民謠。春末夏初,正是艾葉茂盛之時。母親會采摘新鮮艾葉,洗凈切碎,與面粉、鹽、堿水等原料攪拌,揉成面團。接著,將面團分成小塊,搓成圓形,搟成薄片,放上餡料,卷起,再捏緊邊緣,形成一個個形狀各異的饃。蒸鍋冒出的熱氣,彌漫著家的溫馨。
艾葉饃的味道,獨具特色。那淡淡的艾葉清香,與麥香交織在一起,令人陶醉。每一口咬下去,都是對家鄉(xiāng)的思念。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艾葉具有祛濕、散寒、止血等功效。家鄉(xiāng)的艾葉饃,不僅美味可口,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。
家鄉(xiāng)的艾葉饃,承載著濃濃的親情。每逢佳節(jié),家人都會圍坐在一起,共同制作艾葉饃。那歡聲笑語,如同美妙的旋律,回蕩在耳畔。此時,家鄉(xiāng)的艾葉饃,已不僅僅是食物,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。
如今,遠離家鄉(xiāng)的我,時常想起那美味的艾葉饃。每當思念家鄉(xiāng)時,便會嘗試著制作艾葉饃。雖然味道不盡相同,但那份情感,依然讓我陶醉。家鄉(xiāng)的艾葉饃,是我心中永遠的牽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