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三那年,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書桌上,泛起一片金色的漣漪。那時的我,正沉浸在古人的智慧中,被那些流傳千古的詩詞所吸引。

記得有一次,語文課上老師讓我們討論《離騷》中的名句: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?!蔽彝话l(fā)奇想,便向同學(xué)們分享了自己的理解。我說,這句詩不僅是對個人追求的執(zhí)著,更是對國家、民族命運的深切關(guān)懷。同學(xué)們聽后,紛紛點頭贊同,我們的討論由此展開,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。

在那個階段,我還對《論語》中的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印象深刻。這句話讓我意識到,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不應(yīng)只是追求自己的利益,更要考慮到他人的感受。于是,我開始嘗試換位思考,在與同學(xué)、老師的交往中,盡量做到寬容和理解。

初三的生活,就像一本厚重的書,每一頁都記載著我們的成長與感悟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不僅學(xué)到了知識,更學(xué)會了如何做人。正如古人所言:“書中自有顏如玉,書中自有黃金屋。”閱讀讓我們擁有了豐富的內(nèi)心世界,也讓我們懂得了人生的真諦。

如今,那段時光已成為“曾經(jīng)”,但那些深刻的記憶卻永遠留存在心底。它們?nèi)缤槐K明燈,照亮我前行的道路,讓我在未來的日子里,繼續(xù)勇敢地追求夢想,不斷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