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的月光灑滿了故鄉(xiāng)的小巷,空氣中彌漫著月餅的香甜。這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不僅承載著家人的團(tuán)聚,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(yùn)。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,我仿佛穿越了時空,回到了那個古老的年代。
中秋節(jié),古稱“月夕”、“秋節(jié)”,始于唐朝,盛行于宋朝。詩人蘇軾曾寫道: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?!边@句詩道出了中秋節(jié)的美好愿景,也表達(dá)了對遠(yuǎn)方親人的思念之情。
我記得,小時候,每逢中秋佳節(jié),母親總會親手制作月餅。她先將面粉、糖、花生等原料攪拌成面團(tuán),再用手將面團(tuán)捏成一個個圓形的小餅。母親說,月餅的形狀象征著團(tuán)圓,每一口月餅都飽含著家人的思念。
中秋之夜,家人圍坐在院子里,一邊品嘗月餅,一邊欣賞明月。月光如水,灑在每個人的臉上,顯得格外柔和。父親會給我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,讓我在美麗的傳說中感受中秋的浪漫。
中秋的夜晚,除了月餅和明月,還有那首首經(jīng)典的詩句。李白的《靜夜思》讓我在寂靜的夜晚,感受到了思念的力量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(xiāng)。”這首詩讓我明白了,無論身在何處,中秋的月光都能照亮回家的路。
如今,我已長大,離家求學(xué)。每當(dāng)中秋來臨,我總會想起家鄉(xiāng)的明月、家人的笑臉和那些美好的回憶。我相信,無論我走到哪里,中秋的月光都會陪伴著我,照亮我的人生道路。
在這個特殊的節(jié)日里,讓我們共同祝愿:家圓人圓事事圓,月圓夢圓事事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