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初三的那個夏天,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,灑在安靜的校園里。那時的我,正沉浸在一片遺失的靜中。
記得那是一個午后,圖書館的角落里,我獨自一人,沉浸在書海中。一本關(guān)于古詩詞的書籍,讓我仿佛穿越了時空,與古人對話。那些詩詞,如同一幅幅畫卷,在我眼前展開,描繪著千年的風(fēng)華。
我讀到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。我想象著李白在月光下吟詩的場景,那是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。我又讀到“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(fā)幾枝”,心中不禁涌起對家鄉(xiāng)的思念。那些詩詞,讓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情感,也讓我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然而,這樣的靜,卻是我遺失已久的。在忙碌的初三生活中,我總是被各種壓力和焦慮所包圍,很少有時間去享受這樣的寧靜。我開始反思,為什么我總是無法找到那份遺失的靜?
或許,是因為我過于追求成績,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。或許,是因為我過于焦慮,而忘記了內(nèi)心的平靜。于是,我決定改變。我開始學(xué)會放慢腳步,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(jié)。我學(xué)會了在課間休息時,靜靜地坐在窗邊,聆聽窗外的鳥鳴;我學(xué)會了在夜晚,獨自一人漫步在校園的小路上,仰望星空。
那份遺失的靜,漸漸在我心中重新找回。我開始明白,生活不僅僅是追求成績,更是享受過程。我開始學(xué)會在喧囂中尋找寧靜,在忙碌中尋找快樂。這份遺失的靜,讓我更加珍惜每一天,也讓我更加熱愛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