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的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,灑在校園的小徑上,形成斑駁的光影。我走在通往圖書館的路上,心中不禁想起了那句古老的詩句:“柳高不高,問路人?!边@句看似簡單的問題,卻蘊(yùn)含著深刻的哲理。

圖書館的門口,一棵老柳樹靜靜地矗立著。它的枝條隨風(fēng)搖曳,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。我站在樹下,抬頭望去,那柳枝仿佛觸手可及,卻又遙不可及。我忽然想到,這柳樹的高度,又何嘗不是人生的高度呢?

古人云: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?!泵總€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,就像這柳樹,雖然不高,卻有著柔軟的枝條,隨風(fēng)舞動,給人以美的享受。我們何必過分追求外在的高度,而忽略了內(nèi)心的豐富呢?

在我國古代,許多文人墨客都曾贊美柳樹。柳宗元在《柳枝詞》中寫道:“柳枝依依似故人,春風(fēng)吹拂淚沾巾?!绷鴺涑闪穗x別和思念的象征。而柳永的《雨霖鈴·寒蟬凄切》中,更是將柳樹與離愁別緒緊密相連。這些詩詞,無不展現(xiàn)了柳樹獨(dú)特的魅力。

回想起自己的成長歷程,我也曾有過追求外在高度的時刻。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逐漸明白,人生的價值并不在于外在的高度,而在于內(nèi)心的成長和精神的富足。就像這柳樹,雖然不高,卻能在風(fēng)雨中頑強(qiáng)生長,給人以希望。

站在柳樹下,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來的道路。我不再追求那遙不可及的高度,而是腳踏實(shí)地,努力成為一棵堅(jiān)韌的柳樹,用自己的方式,在人生的道路上,書寫屬于自己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