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后,初三的教室里,一場關于對錯的辯論正在進行。她,一個文靜的女孩,被同學們圍在中間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困惑與無助。
“你做錯了嗎?”同學們的聲音此起彼伏,仿佛是一把無形的劍,刺痛了她的心。
她低頭不語,手指不自覺地擰著衣角。那是一次關于誠信的考試,她因為家庭原因,提前交了試卷。這本是一件小事,卻因為她的沉默,成為了同學們討論的焦點。
“誠信為本,你這樣做,難道不覺得對不起老師,對不起同學嗎?”一個同學義正言辭地問道。
她抬起頭,眼中閃爍著淚光:“我知道我錯了,但我真的有不得已的苦衷。”
“那你為什么不說?”另一個同學追問。
她咬了咬唇,終于開口:“我害怕別人嘲笑我,害怕失去大家的信任?!?/p>
此言一出,教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靜。同學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,或許,他們也曾有過類似的顧慮,只是從未開口。
這時,一位老師走進了教室,他看著她,微笑著說:“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,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認,并從中吸取教訓。你做錯了,但你有勇氣面對,這就是你的勇敢。”
她點了點頭,淚水滑落,卻帶著釋然。是的,她做錯了,但她有勇氣承認,有勇氣改正。而這,正是成長路上最寶貴的財富。
古人云:“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?”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人是完美的。重要的是,我們能否在錯誤中成長,能否在挫折中找到前進的動力。而她,已經邁出了勇敢的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