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個初二的夏天,陽光透過斑駁的樹影,灑在校園的小徑上。我獨自一人,踏著輕快的步伐,走向圖書館。那里,總有一個身影,靜靜地坐在角落,沉浸在書海中。
那個身影,屬于我的好友小林。他總是戴著那副厚重的眼鏡,眼神深邃,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。他的身影,在圖書館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痕跡。每當(dāng)我在書架間穿梭,總能看到他專注的神情,仿佛與世隔絕。
小林熱愛文學(xué),他的書房里擺滿了各種名著。他常說:“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。”這句話,他銘記在心,也踐行在行動中。他不僅自己閱讀,還樂于分享,常常與我探討書中的奧秘。
記得有一次,我們討論到《紅樓夢》中的林黛玉,小林激動地說:“黛玉的悲劇,是她命運的無奈,也是她性格的悲劇。她聰明、敏感,卻命運多舛?!蹦且豢蹋腋惺艿搅怂麑ξ膶W(xué)的熱愛,對人生的思考。
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小林的身影漸漸變得落寞。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活躍,總是獨自一人,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。我曾問他:“小林,你怎么了?”他只是淡淡一笑,說:“生活總是充滿了無奈,我只能選擇沉默?!?/p>
或許,這就是成長的代價。我們都在不斷尋找自己的位置,尋找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。小林的身影,雖然落寞,卻充滿了力量。他用自己的方式,詮釋著對生活的理解,對人生的追求。
在那個初二的夏天,我學(xué)會了珍惜,學(xué)會了成長。小林的身影,成為了我心中永恒的記憶。他教會了我,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,堅定地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