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二那年,我遇到了一個名叫小明的同學(xué)。他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,不像其他同學(xué)那樣活潑開朗。他的眼神里藏著一種不易察覺的憂郁,仿佛有一朵花蕾在他心中悄然綻放,卻始終未能完全開放。

那是一個春日的午后,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教室里,小明的桌上堆滿了厚厚的作業(yè)。我注意到他手中的筆在紙上劃過,卻似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。我走過去,輕聲問道:“小明,你怎么了?是不是有什么心事?”

小明抬起頭,眼中閃過一絲驚訝,然后他緩緩開口,講述了自己家庭的困境。他的父母離異,母親獨(dú)自撫養(yǎng)他和妹妹,生活頗為艱難。他害怕自己的存在成為母親的負(fù)擔(dān),因此總是隱藏自己的情緒。

我聽后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我想起了那句古語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?!蔽覜Q定幫助小明,讓他感受到溫暖和關(guān)愛。于是,我開始主動與他交流,分享我的生活點(diǎn)滴,鼓勵他勇敢面對困難。

隨著時間的推移,小明的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。他開始積極參與課堂討論,與同學(xué)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。那朵曾經(jīng)沉睡的花蕾,在他的努力和關(guān)愛下,終于再次綻放。

小明的變化讓我深刻體會到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都有屬于自己的花蕾。只要我們用心去關(guān)愛,用行動去支持,那些看似脆弱的花蕾,終將綻放出美麗的花朵。正如那句話所說:“陽光總在風(fēng)雨后,請相信有彩虹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