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二時,我們班上有個叫小雅的女孩,她總是默默無聞,成績平平,但她的內(nèi)心卻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。她常常在課余時間閱讀各種書籍,從《論語》到《紅樓夢》,她都能如數(shù)家珍。
記得有一次,我們班上舉行了一場辯論賽,小雅被選為正方一辯。她面對著強大的對手,毫不畏懼,用她那清脆的聲音,將《論語》中的名言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闡述得淋漓盡致。她的表現(xiàn)贏得了大家的贊譽,連平時不太關注她的老師都對她刮目相看。
然而,就在這次辯論賽之后,小雅卻開始變得沉默寡言。我們問她原因,她只是淡淡地說:“你們說的沒錯,我確實不夠好?!边@句話讓我們都感到驚訝,因為我們知道,小雅一直都很努力。
于是,我們開始關注她的生活。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小雅之所以不夠好,是因為她總是把別人的優(yōu)點當作自己的缺點,不斷地自我否定。她害怕失敗,害怕被別人嘲笑,所以她選擇了沉默。
為了幫助小雅,我們決定給她寫一封信。信中,我們引用了《孟子》中的名言: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。”我們告訴她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(yōu)點和不足,關鍵是要學會欣賞自己,勇敢地面對挑戰(zhàn)。
在信的結(jié)尾,我們寫道:“小雅,你不必因為不夠好而自卑。相信自己,勇敢地去追求夢想,總有一天,你會成為更好的自己。”這封信讓小雅重新找回了自信,她開始積極參加各種活動,努力提高自己。
如今,小雅已經(jīng)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女孩。她用自己的努力,證明了自己“不夠好”的過去。而我們也從她身上學到了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,只要勇敢地去追求,就一定能成為更好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