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記憶的長河中,有一個背影,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,靜靜地鐫刻在我的心間。那是一個初秋的午后,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,灑在校園的小徑上,灑在一位老師的背影上。
那是一位語文老師,他中等身材,略顯佝僂,但那雙深邃的眼睛里,總是閃爍著智慧的光芒。他背著手,步履穩(wěn)健,每一步都踏得那么堅定。他的背影,就像一首詩,充滿了力量和溫暖。
課堂上,他總是那么認真,一筆一劃地板書,一字一句地講解。他的聲音不高,卻總能穿透教室的每一個角落,讓我們聽得清清楚楚。他引用的詩句,總是那么恰到好處,讓我們在文學(xué)的海洋中暢游。
記得有一次,他講到了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,他用那飽含深情的語調(diào),詮釋了這句詩的內(nèi)涵。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春蠶在繭中掙扎,蠟炬在燃燒中流淚,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與堅守。
課下,他總是那么平易近人,和學(xué)生們談笑風(fēng)生。他喜歡和學(xué)生交流,喜歡傾聽他們的心聲。他的背影,成了我們心靈的港灣,讓我們在疲憊時,總能找到一絲慰藉。
歲月如歌,轉(zhuǎn)眼間,那個背影已經(jīng)漸行漸遠。但每當(dāng)我回想起那個背影,心中總是充滿了感激和敬仰。那是一位教師,他用他的背影,為我們筑起了一座知識的殿堂,用他的背影,點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