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二那年,我回到了久違的姥姥家。這里,曾經(jīng)是我童年記憶中最溫馨的港灣,如今卻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
記憶中的姥姥家,是那個綠樹成蔭的小院,石板路兩旁種滿了花草,姥姥總是坐在門口的石凳上,一邊織著毛衣,一邊和我講著那些古老的故事。而如今,小院被拓寬成了停車場,石板路也被水泥路取代,花草也被高樓大廈所替代。

走進屋內(nèi),我看到了那臺老式電視被一臺大屏幕液晶電視所取代,姥姥的織毛衣工具也被一臺縫紉機所替代。這些變化,讓我想起了那句古話:“時光荏苒,歲月如梭?!笔堑?,時代在變,人們的生活也在變。

然而,盡管物質(zhì)條件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姥姥家的溫暖卻依舊如故。每當(dāng)夜幕降臨,姥姥還是會坐在客廳的沙發(fā)上,用那慈祥的目光看著我,仿佛在說:“無論世界如何變化,家,永遠(yuǎn)是你的避風(fēng)港。”

我想,這種變化,正是社會的進步,是人類文明的體現(xiàn)。正如古人所說: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(zé)。”我們這一代人,正是見證并推動這種變化的主力軍。我們要學(xué)會適應(yīng)變化,擁抱變化,更要珍惜那些不變的美好。

站在姥姥家的陽臺上,我望著遠(yuǎn)處的城市燈火輝煌,心中充滿了感慨。變化,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,而珍惜,則是我們回饋時代的禮物。讓我們在變化中成長,在珍惜中前行,讓姥姥家的故事,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溫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