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觀看《詩詞大會》之后,許多學生和家長可能會感到自己的記憶力不足,羨慕選手們出口成章、信手拈來的能力。其實,記憶力并非天生而定,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技巧,我們都可以提升。本文將分享七個提升記憶力的技巧,幫助學生和家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游刃有余,更好地領略詩詞之美。
一、理解記憶,把握本質(zhì)
《禮記·學記》有云:“記問之學,不足以為人師?!眴渭兊赜洃浂焕斫?,是無法真正掌握知識的。理解記憶,首先要弄懂詩詞的意義,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創(chuàng)作動機。這樣,記憶時就不再是機械的死記硬背,而是基于理解的有意義記憶。例如,學習《廬山謠》時,了解其描繪的景色、表達的情感,就能更容易地記住詩句。
二、聯(lián)想記憶,構(gòu)建網(wǎng)絡
《詩經(jīng)》中有“關關雎鳩,在河之洲”,通過聯(lián)想記憶,我們可以將雎鳩的形象與詩句聯(lián)系起來,構(gòu)建一個記憶網(wǎng)絡。當提到雎鳩時,我們就能聯(lián)想到這句詩,反之亦然。這種方法可以擴展到整個詩詞的記憶,通過構(gòu)建詩、詞、景、情等元素之間的聯(lián)系,形成一個立體的記憶網(wǎng)絡。
三、重復記憶,鞏固成果
“溫故而知新”,重復記憶是鞏固記憶成果的重要手段。通過反復朗讀、背誦,可以加深對詩詞的記憶。重復記憶并非簡單的重復,而是要有策略地重復。例如,可以先整體背誦,再分句背誦,最后整體背誦,逐步加深記憶。
四、圖像記憶,讓記憶可視化
《周易》中說:“象者,像也?!崩脠D像記憶,可以將詩詞中的意境、情感轉(zhuǎn)化為圖像,幫助記憶。如《將進酒》中的“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”,我們可以想象黃河奔騰的景象,將這種景象與詩句結(jié)合起來,形成一幅圖像,從而加深記憶。
五、分段記憶,化繁為簡
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有“治大國,若烹小鮮”,同理,記憶長篇詩詞時,可以將其分段,化繁為簡。先記憶一段,再記憶下一段,最后將各段連起來。這種方法可以減少記憶的負擔,提高記憶效率。
六、情境記憶,身臨其境
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,情境記憶就是將詩詞放入特定的情境中,如《登鸛雀樓》中的“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”,我們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鸛雀樓上,親身感受詩句所描繪的景象,這樣的記憶會更加深刻。
七、睡眠記憶,充分利用生理規(guī)律
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中提到:“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?!笨茖W研究也表明,睡眠可以鞏固記憶。在睡前閱讀詩詞,利用睡眠時大腦的整理功能,可以加深對詩詞的記憶。同時,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,有助于提高記憶力。
總之,提升記憶力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學生和家長共同努力,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技巧,堅持不懈地實踐。通過理解、聯(lián)想、重復、圖像、分段、情境和睡眠記憶等七個小技巧,相信我們都能在詩詞的海洋中暢游,感受到知識的魅力。